干训研究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内涵式发展(第二十一期)
发布时间:2015-03-02    浏览次数:8064

 

(第二十一期)

 

 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日

 

四川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内涵式发展

 

2014年,四川大学认真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整合培训主体、拓展培训空间、提升培训能力、培育培训文化,推进干训基地内涵式发展,全年累计承办了全国各地各部门委托的培训班38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4%;合计学员3364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其中,干部培训基地承办了来自四川、吉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苏、贵州、甘肃、黑龙江、福建、江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委托的116个专题班,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8%;培训人数7189人,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9.3%;共设置课程1843门次,与去年同期增长76.53%,邀请师资26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6.44%。

一、整合培训主体,构建“协同式”培训体系

培训目标和方案确定后,与学员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培训过程中的三类实施主体:班主任、培训者以及现场教学点。“协同式”培训体系就是要促成各类主体多元互动、共同参与培训过程。

1、遵循需求导向,推动学员主动学习。四川大学干训基地根据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课堂互动等形式多渠道把握干部培训需求。由王谦副主任带队赴四川省内5个市州进行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与此同时,通过课前需求反馈、划分学习小组、鼓励课堂提问、设置公共交流空间、强化学员论坛等方式让学员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班主任全程融入。通过公开招聘、跟班学习、集中培训、实习考评等程序,择优选拨有品德修养、奉献精神、协调能力、教育行业经验的人员成为专职班主任,同时聘请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作为助理班主任。班主任不仅有丰富扎实的教育培训专业知识,熟悉常规的班主任工作流程,还要求知识面广,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诸方面有所涉猎,对学习、生活、纪律、卫生、文娱等班级常规和活动熟念于心,更要时刻追寻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最新理念,帮学员出谋划策,与学员共同学习,做到全程融入课堂、全心融入学员,成为每个培训班的枢纽和关键点。目前,干训基地有专职班主任4人,固定的助理班主任30余名。

3、坚持开放办学,强化师生互动。干训基地的培训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现有固定师资250余人,其中校外师资占授课专家的66.9%左右。他们大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仅是“信息提供者”、“知识拥有者”或者“宣讲者”,而是通过提前了解学员需求、强化交流互动、鼓励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甚至实际课题参与,成为学员学习的“解惑者”和“协助者”。例如,积极推动科研团队上讲台,培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等专题模块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案例互动-专家点评”的论坛式教学,邀请专家学者与学员代表分享地方案例、交流实践经验。

4、坚持学用结合,拓展第二课堂。实践是干部教育培训最好的课堂。干训基地充分发挥成都市区域发展和创新实践优势,依托四川省委组织部和成都市委组织部,积极开发出一系列时代性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实践基地。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低碳经济”、“灾后重建与应急管理”、“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生态旅游发展”、“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等类别的现场教学点100多个,并聘请现场教学点的优秀基层干部为干训基地的兼职讲师。把现场教学点自身的成长历程作为长期开发的教学案例,努力做到“让现场变课堂,让经验变教材,让实践者变教员”。在已开设的培训班次中,培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和现场观摩295次。

二、拓展培训空间,构建“全景型”教学体系

1、立足西部,服务国家大局。充分考虑西部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的特殊性,发挥西部“红色故地”、“绿色生态”、“低碳经济”等优势,积极关注西部典型问题,精心设计“后发经济与区域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旅游管理”、“新农村建设”、“藏区维稳与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民族与宗教”等专题模块,已培训来自西部地区的培训班91个,占全部班次的78.4%4。同时,以“走出去”的视野和“请进来”的思路,加强与东部及国际合作培训,实现东西互动、中外互通,推动后发区域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统揽全局,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开拓视野、更新知识、陶冶情操,建构通识基础,培育综合素质为目标,搭建了“政治与法律”、“思想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管理与创新”、“信息与技术”、“心理与健康”等六大通识模块,以深厚的人文底蕴提升道德修养,以独特的大学精神陶冶情操,以广博的知识积累增进智慧,以优质资源建设精品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干部队伍。2014年,围绕四川省全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专门设置党政综合与经济金融、城建规划、社会管理、科教文卫、农业农村“1+5”课程体系,切实强化来自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优秀中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全年承担了来自达州、绵阳、自贡、广元、巴中、甘孜、凉山、雅安等8个市州委托的县处级培养对象808人,以及20个区县委托的乡科级培养对象1287人。

3、聚焦重点,凝练专题模块。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的学科、科研优势,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凝练了“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国家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经济转型与管理创新”、“国学智慧与领导能力”、“舆论应对与新闻发言”、“新型城镇化建设”、“灾害应急管理”、“依法治国”等十几个特色专题。

4、拓展行业,深化全面合作。在系统或行业培训中,坚持抓特色、重实效、促合作。2014年,实施教育系统培训班15期,受训学员涵盖各个省(市、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医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管理干部和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干部培训者,总计人数1045人。与此同时,干训基地围绕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3-2017年)》,及时总结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经验,并与四川省教育学院、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大学、成都市教科所等单位的教育学专家以及成都七中、泡桐树小学、成都师范银都小学、石笋街小学等名校校长进行交流沟通,研讨拓展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实施政法系统培训班10期,共培训来自四川、重庆、广东、云南等地政法系统干部612人。与此同时,承担了四川省发改委委托的“四川省十三五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和成都市委政法委委托的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课题,并围绕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政法队伍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和政法干警思想动态与服务动机调查,系统研发政法系统干部培训的专题模块。

三、提升培训能力,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 

“打铁还需自身硬”,培训基地秉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断提升培训管理和服务能力。

1、强化研究能力。一是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学科及学术交流优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基地模式创新、研究型教学方式、现场教学点开发设计、新时期党政干部认知结构、公务员组织承诺、公务员能力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二是依托四川大学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校内专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对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培训资源。三是进一步深化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和案例为载体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目前已出版《社会管理创新》、《电子政府》案例研究读本,正与中央编译局、台北大学合作开发地方政府创新案例库和城市治理创新案例库。

2、强化学习能力。重视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设计,提升学位,其中博士占50%,硕士100%。2014年8月,基地常务副主任姜晓萍教授和教学部主任郭金云赴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世界经济与公共政策研修班”,了解前沿知识,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10月,赴台北学习台湾大学、台北大学在公务员培训和课程学习方面的经验。与此同时,加强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之间的交流学习。

3、强化流程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明确干训基地内部职责分工,将干部培训各项工作分解流程,逐步形成了项目运行、教学服务、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班主任管理、学籍档案管理等工作流程。在流程管理中,以满足学员需求为导向,力争做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保障质量。

4、强化信息化管理能力。依托干训基地官网,发布培训方案及学习参考信息,浏览网页次数超过500万次;启用了3G 微网平台,实现基地整栋楼WIFI全覆盖、教学电脑网络全接入;配备平板互动设备,方便培训者在授课期间动态接受学员发送的信息,实现师生之间的无缝隙互动;委托专业机构完成干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

四、塑造培训文化,构建“参与式”文化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干训基地切实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在培训过程中实施信念教育、品行教育、学风教育、文化教育和人生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构筑受训干部的精神家园,构建“参与式”文化体系。通过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理性分析基本国情、科学研判发展趋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实施信念教育。通过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实施品行教育;根据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精神,认真制定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十项规定》,通过完善学员管理规定、严格纪律要求和学习考核,实施学风教育,确保培训期间不出现任何违纪违规现象;通过传统经典诵读、原创作品征集、书画摄影展、主题竞技赛、学员文化墙、人生箴言板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文化教育;通过设置艺术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茶如人生、儒家思想与人生启迪、易经的人生智慧等课程以及解析曾国藩、诸葛亮、苏东坡、杜甫等文化名人的人生历程,实施人生教育。

 

 

报送:中组部、教育部、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教育厅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