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470849 85470885 85470900 85470765
干训研究
首页 / 干训研究 / 成果展示 / 凝练“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品牌(第十六期)
凝练“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品牌(第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5-03-02    浏览次数:7309

(第十六期)

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四川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精心凝练“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品牌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各级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为工作主线,积极构建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期协调城乡发展步调,不断开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成为越益鲜明的发展共识和时代主题。2010年4月以来,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坚持从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寻找着力点,依托区域优势,立足实际问题,启动“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的模块设计,在课程体系、培训师资、培训方式、现场教学等方面用心组织、追求卓越,精心打造了“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品牌。截至2014年4月,共承办“统筹城乡发展”相关专题培训班55个,包括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吉林省、广西自治区、宁夏自治区、云南省等省级组织部委托的高端研修班7个;由培训基地组织编写的《打破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案例入选为中组部《科学发展案例选编》,由培训基地指导的“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项目成功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并列入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库”和全国MPA教学案例库。

一、凝练问题,转化培训资源

自2003年起,尤其是2007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规模浩大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先锋。在过去十年的探索和改革中,成都市将“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等作为主要内容,在城乡基层扎实推进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科学发展之路,成为全国唯一保持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下降的特大中心城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点,成都市就解决“三农”问题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积累了丰富的可推广经验。

依托便利的区位优势,四川大学干训基地协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团队,以各类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对成都市统筹城乡试验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鲜活的改革实践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凝练,形成兼具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独有培训资源,以“认清宏观形势、明确战略思路、突破关键环节、借鉴先进经验、推进实际工作”为培训目标,集“专题培训、现场教学、交流研讨、调查研究、能力训练”为一体的多元培训方式,着力打造立足成都、服务全国的“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品牌。

二、需求导向,精选培训内容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基本原则。为了突出党政干部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将培训内容的供给与培训对象的需求有机统一,四川大学干训基地多次奔赴广西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和四川省等地进行需求调研,并与各地组织部门进行广泛的交流座谈和问卷调查。立足需求调研结果,干训基地紧扣城乡规划、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基层治理、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发设计了30门理论教学课程和10门现场教学课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党政干部,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从课程体系中为每批学员精心搭配最合适的培训内容。

三、优化结构,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四川大学干训基地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内引外联,积极组建“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一方面,综合发挥高校学术专家的专业理论优势,择优聘请中国社科院牛文元、北京大学周其仁、中国人民大学叶裕民、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高小平、四川省社科院林凌、西南财经大学赵国良、四川大学姜晓萍等城乡统筹研究的知名专家,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及精湛的授课艺术为学员提供系统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

另一方面,积极搭建统筹城乡发展实务工作者传经交流的平台,邀请四川省和成都市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基层实践者上讲堂,用鲜活的实践素材、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业务技能为学员生动解析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

四、开放教学,创新培训方式

在充分注重理论研讨与实证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综合学习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共同提高的培训思路的指导下,四川大学干训基地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集“专题培训、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案例教学、能力训练”为一体的多元化培训方式。

一是专题授课。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是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优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精心设计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培训内容,邀请权威专家从理论层面为学员系统讲述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战略意义、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着力提升党政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理论认知水平。

二是现场教学。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成都市拥有众多典型示范区,四川大学干训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挖掘,围绕城乡规划与设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整治、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建设、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两化互动与产城一体等教学主题,将成都市规划馆,锦江区三圣花乡,温江区瑞泉馨城社区,蒲江县寿安新城,金堂县竹篙镇,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石羊镇金羊村,双流县蛟龙工业港、籍田镇地平村、彭镇羊坪村、三星镇南新村、兴隆镇瓦窑村,新津县普兴镇袁山社区等地确立为现场教学点,并精心开发教学内容和路线。生动的现场考察教学,与专业的理论培训相得益彰,开阔了学员视野和思路,是切实提升统筹城乡专题培训开放性与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是交流研讨。为了更好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每期专题培训方案都设置有互动交流研讨环节,通过课堂问答、班级交流群、专题论坛、室外拓展活动等多种方式,创造条件鼓励学员积极与授课专家、本期及往期学员就工作中的疑惑、心得和想法进行交流学习,如定期开展学员论坛、经验交流会和主题联谊会,组织学员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撰写学习论文和交流心得体会,并择优向专题学报推荐发表。

四是案例教学。引导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是有效提升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为了有效保证和不断丰富案例教学资源,培训基地依托四川大学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发展、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着眼,按照真实性、典型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标准,精选了近30个特色鲜明、重点不一的实践案例进行加工编写,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案例读本,以供教学使用。由培训基地组织编写的《打破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案例入选为中组部《科学发展案例选编》,成为全国唯一由高校基地选编的案例素材。

五是实践训练。为了保障培训效果,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培训基地充分借助便利的区域资源优势,结合统筹城乡工作的特点,在现场教学点和相关的合作职能部门,精心开展了岗位实训。例如协调湖南省娄底市的12名参训学员到成都市挂职锻炼,努力做到让学员学有所获、思有所悟、研有所得。

五、服务大局,拓展培训效果

在“统筹城乡发展”专题培训中,四川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始终将搭建持续学习平台、拓展培训功能、延伸品牌效益、优质服务大局作为自身使命和责任。

一是注重教学评估,提升教学品质。培训效果是培训质量的灵魂所在,培训基地将教学评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结束前,组织学员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真汲取学员反馈的意见,及时整改,推动教学品质的持续改进和螺旋上升,从而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

二是坚持跟踪回访,做好“售后”服务。为切实确保培训实效,培训基地打破培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培训结束后仍继续与委培方保持联系,通过跟踪回访,进一步引导学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是搭建合作平台,衍生培训服务。依托四川大学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优势,为受训单位和学员搭建研究咨询、产业转移、考察学习等合作平台。如为成都市统筹委、成都市锦江区推荐深化部门工作的专家顾问,为成都市温江区实施协商民主调查方法实验,为贵州省和广西自治区的部分单位搭建与成都市双流县、温江区的产业专业合作平台。

 

 

报送:中组部、教育部、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教育厅

返回列表页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区

邮编:610064

访问人次:21521273